玩具,是僅存在每個人童年中的回憶,它有著五花八門的樣貌及風格,吸引著每位小朋友的目光。無論使出什麼樣的渾身解術,孩子們都渴求得到它,收在手心中仔細把玩,唯恐一不小心就會失去這個寶貝。
但你可曾想過,這麼一個兒時的玩味物品,能夠成為一個人創業的啟發與動力呢?
經驗出發,從遊戲激起創業契機
今天坐在我們對面的,是 Qbi 的創辦人阿蓬,他具有工業設計的背景,出社會之後在知名電腦公司擔任產品設計,主要設計的是電腦周邊設備。爾後他經歷了產品企劃,參與整體產品五年的研發,從產品的特點設計到使用者測試都必須做足功課。最後做回設計研究員,但並非產品面,而是在業務團隊裡觀察銷售數據,去做趨勢與使用者體驗的研究。
「從設計,到實務經驗,到設計研究,有這些經驗幫我打好了接下來的基礎。」
有一天,他在跟朋友家跟朋友的小孩玩著一個木製軌道的玩具,而朋友的小孩很開心的玩著,想要和阿蓬分享這個玩具有多麼的有趣。起初 10 分鐘,阿蓬很認真去思考要怎麼配合他,花一些力氣去理解這個軌道玩具要怎麼玩。但過了半小時之後,阿蓬就累了。終究,這個玩具對他來說,其實是不好玩的。
「小朋友對玩的渴望度很高,但對大人們來說卻是一件耗神費力的事情。」
玩與互動,從兩者中找到平衡
阿蓬這個時候開始體認到,其實小朋友在「玩」與大人「互動」,這兩件事當中是有需求存在的。對小朋友來說,玩具的邏輯非常好理解,能夠很快速地上手。但對大人來說,他們要花更多腦力去理解之後,才能跟小朋友一起玩。
阿蓬開始到市面上去尋找,有哪些玩具可以解決這件事,既能夠讓小朋友持續保有遊玩的樂趣,同時能夠讓大人快速理解,找到可以和小朋友共鳴的點。
「市面上很少有一種玩具,能夠讓大人堅持、有耐心好好的陪小朋友玩。」
通常來說,益智玩具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小朋友個人的能力發展,很難切入到親子陪伴的部分。如果真的要顧及到陪伴與互動這兩個元素,桌遊有做到這件事,但卻又跟玩具不太一樣。桌遊是一場遊戲,需要了解規則,沒辦法像玩具這麼快就上手,擺上桌就能玩。
綜觀市面上,很少能夠找到這樣一個玩具是符合「玩 × 互動」的中心思想,因此阿蓬便藉由先前產品設計的經驗,開始著手研發。而他從先前和朋友小孩玩木製軌道車的經驗出發,將軌道用方塊的形式呈現,增添軌道變化的困難度。
就此,「益智」「軌道」「玩具」這三個元素逐漸成形並產生融合,最後發展出今天的 Qbi 益智磁吸軌道玩具。結合磁性積木以及軌道小車,運用立方體六面的特性,變換出數不盡的軌道組合可能性。除了大人與小孩都能共樂之外,也兼顧小孩子的數學與邏輯培養,解決問題並且發揮他們的想像力。
堅定理念,從傳遞到國際殊榮
而團隊夥伴 Marli 回憶起,在產品上線初期時,對消費者普遍來說價格太昂貴。大家在買一樣產品時,很容易只看到眼前的「價格」,但看不到買了產品之後帶來的「價值」,因此不會想到要在一開始就付出等價的金錢。
以吃牛排為例,從一兩百元到幾千元都有,明明都是牛肉,為什麼價格差這麼多?因為不同等級的餐廳為你的這一餐帶來了不同的「價值」,不同部位、不同料理方式、不同氣氛帶來美好的體驗等等,這些也都是要花費許多成本去經營的。回到 Qbi 的軌道車,消費者覺得去普通量販店就能買到一千塊的塑膠玩具,就會有疑問:為什麼你這一組要賣到四千塊?
「要花費心力去和消費者溝通產品內在的價值,這是起初非常困難的一件事。」
阿蓬此時補充說,這四千塊其實並不是要消費者來買我們的設計,而是希望他們能夠體認到,要長期成就小朋友與大人「共玩」這件事情,玩具所用的原料與材質就必須比市面上的傳統玩具還要好。
在第一次參加市集活動時,阿蓬首次有機會接觸到消費者。在與一位媽媽的聊天過程中,這位媽媽跟阿蓬講出了 Qbi 影片中的核心理念精神,把其中傳述的理念吸收成自己的想法,再告訴他們說這個玩具有多好,能夠有這麼一個產品誕生在市面上感到很開心。阿蓬聽到這邊非常感動,有一個如此在意和小朋友陪伴的爸爸媽媽們,非常有成就感。阿蓬說,他當下驚覺,品牌圈出了第一個粉絲,終於跨出了理念傳達成功的第一步。
「我們想要傳達出去的理念跟消費者跟我們分享的想法,是同一件事!」
到了 2019 年,Qbi 參加了全球最大的玩具展-德國紐倫堡玩具展,評審由教育學者、市場研究、國際銷售等等的專業領域人員組成,選出當年全球玩具產業中的翹楚。而阿蓬當初報名了「新創玩具類」,在全球 838 組玩具中脫穎而出,榮獲前三,是空前的大殊榮。
阿蓬激動地說,在玩具展開展的前一晚是紐倫堡之夜,聚集著三百多名來自全世界的玩具產業菁英。典禮上公布入圍名單,在看到自己研發出的益智軌道玩具,被投放到六百吋的大螢幕上,實在是非常感動,評審們的認可對阿蓬和 Qbi 的團隊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。
「持續你的初衷,達成之後就會有人來肯定你的用心。」
準備充足,從資源決定創業啟程
對阿蓬來說,創立 Qbi 是完全從 0 開始的一件事。在創業的過程中,除了穩固你的理念與核心之外,把產品做好,資源準備完善。如果沒有做足資源的準備,創業會事件風險很高的事情。誰都無法預測你的產品會在什麼時候曝光,曝光之後能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同。
「不要創業!但,當你準備好的時候,也就是產品到位以及資源足夠,再去創業。」
結語
創業絕非是一場偶然,每個成功的創業者背後都是在經歷無數個夜晚,以及密集的籌備後才能夠擁有今天的成績。而今天編輯在聽完阿蓬的故事之後,雖然他是白手起家,但卻很清楚自己手上有什麼樣的籌碼,該做什麼樣的事,最終把自己用心研發的產品推向國際舞台。
同時是 SHOPLINE 的社群小編,喜歡在日常生活中走跳,希望能帶給大家創業中一小片閒暇的光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