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理石,一個日常生活中非常容易接觸到的材料。舉凡磁磚、拋光地面、藝術品等等,都非常容易見到他的身影,既容易裁切、紋路美觀、研磨後也富有光澤。但成就這些美麗成品的背後,被遺棄的卻是剩下來的大理石廢材與邊料,無法被再利用、淬煉重生成藝術品。
今天,創品牌編輯來到板橋一處工作室中,這裡並非化學工廠,也不是什麼礦物實驗室,而是「匠子」,運用大理石的廢棄邊料研磨成粉末,打造出一個個日常生活中,實用卻又不失美觀的再生品。打造這些藝術品背後的那雙巧手,是創辦人東陽,綁著馬尾,帶一點小鬍子,讓編輯一度以為他生來就是個藝術家,結果卻非如此。
究竟他有什麼樣的出身呢?這次就讓我們來聽聽,東陽是如何「化廢料為神奇」,賦予再生大理石嶄新的樣貌,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,帶來前所未有的轉機。
生來非匠,人生志業的探索
誠如前面所提及,編輯起初以為東陽是藝術相關背景的,但其實不然。他在大學企管系畢業之後,曾經做過相關的行銷企劃和業務,各做了一年之後覺得挺無聊的,能夠接觸到的層面都太淺。經歷了兩年的時間,東陽決定沈澱一下,開始去上一些體驗以及手作課程。
「我是一個很急性子的人,很多事情都會很難好好坐下來完成。」
東陽在探索的過程中,慢慢發現了一個可以讓他安靜下來的一堂課:雕塑課。他還記得,當時的課程是在地下室進行,手機幾乎收不到什麼訊號,他可以非常專注的在做蠟、香皂和灌石膏這些課程上。慢慢的,東陽逐漸步上雕塑的軌道,打開人生的轉職之路。
匠心獨具,大理石材料的琢磨
那為何會是用大理石廢料做切入呢?其實一開始在挑選材料時,東陽就有觀察到,市面上常見的已經有蠟、水泥和石膏,再做下去就沒有什麼鑑別度了。
「我當初買了超過三十種材料回來,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一種一種慢慢實驗。 」
不只是單一種,東陽還把不同的材料混合,最後才誕生出了質感很好的「大理石粉」,藉由不飽和樹脂就能簡單塑造出形狀,一開始做髒髒濁濁的,經過半年後的優化才慢慢有了現在的雛形。過程中他也發現,大理石粉能夠用模具直接灌注,挑戰許多非常複雜的造型和線條,例如中空或是曲線,價格競爭力也非常高,同時也讓消費者看到,與坊間大理石商品截然不同的設計。
而環保意識近年來逐漸高漲,大理石粉則可以透過邊料回收來取得,東陽也意識到,自己創作出的藝術品能夠為環保盡一份心力非常有意義。同時他也發現,越來越多人開始著重在廢棄材料重置的可能性,像是咖啡渣、紅色磚頭粉等等,很開心自己能夠一同加入這個行列。
「我希望環保能夠像『呼吸』一樣,讓他變成很自然的一件事。」
很多時候我們在瀏覽相關產品時,上面都會特別標榜著「環保」這兩個字,表示這件事還是停留在教育的階段。如果環保已經是個深植在大家腦海中的觀念,那何必還要強調呢?因此,東陽也希望透過再生材料的雕塑重製,讓環保不再只是口號和叮嚀,而是逐漸變成理所當然的一件事。
秉持著這個理念,起初東陽以為這件事必須主動推廣,但隨著大家的環保意識的重視,這股自然的推力反而讓許多人主動找上門,邀請他一同打造環保再生的藝術品。這也讓東陽慢慢以「循環再造」奠定為匠子的重要元素,符合世界環保的趨勢以及大眾的理念。
大匠之心,創作過程中的反思
不過在這條再生材料的路上,東陽曾經面臨過非常大的質疑和挑戰。
大理石粉是沒有辦法僅靠粉末狀就能夠塑形,而是需要加上樹脂等材料才能建構出他的形狀。如果大理石粉原先就能夠被大自然吸收與分解甚至是回收再利用,卻在與樹脂結合之後失去了這個特性,那這樣還稱得上環保嗎?
東陽不斷思考這個問題,對他來說,打造出的再生藝術品,如壁掛、書擋、花器等等,都不是一次性用品,而是可以一直擺放在那邊,能夠重複使用。而這些物品的原料可能原本是用全新的材料製作,但現在是用再生的大理石粉下去代替,為何不這麼做呢?
「我們也一步步的調整節奏,確定這個步調是對的,就堅持理念做下去。」
除了理念遭受質疑,在創業的過程中,另一個讓東陽印象很深刻的是身體出狀況。曾經有一年的聖誕節訂單量太大,他找上了家人、女朋友甚至是女朋友公司裡的工讀生,一起在家裡開了一條生產線,簡直變成了家庭代工廠。那一段時間身體負荷量太大,導致免疫系統出問題,也讓身上長出了帶狀性皰疹(俗稱皮蛇),讓他痛到連晚上都睡不著。
康復了之後,東陽也體認到,有時候太困難的案子或是訂單,真的忙不過來的,就先告訴自己放手,不要太過於逞強,身體健康至上。
「機會是來了,但是暫時不屬於自己,就先放掉吧。」
能工巧匠,管理職心態的躍身
而創業一路走來,東陽也感嘆,其實永遠都是周旋在「沒錢、沒人、沒時間」這三件事上,既然困難是創業者的日常,那就更應該逐步踏實的去克服。
一開始規模比較小,做的東西少,一個人做還撐得過來。等到慢慢做大的時候,就要開始想到「請人」的問題,要不要租一間小的工作室,原料每個月都要進,下個月還拿的拿不出現金付這些東西呢?慢慢的,管理層面的負擔會越來越重,人流和金流都要審慎的評估和思考,逐漸從一個創作者變成一個領導者。
「對小品牌的創業者來說,這真是一個『甜蜜的負擔』。」
在經歷了創業生活的這幾年,東陽也有所體悟,對於現在懷抱創業夢想的你,東陽想說的是,或是你覺得你有個很棒的想法,就想要創業,但這個想法實踐的過程有很多,不見得要自己一個人來,也可以找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創業。
「創業一定是對自己的喜歡事情有熱忱才會去做,但過程中有很多不喜歡的事情你也得做,這樣才叫創業。」
結語
至今,東陽還是不斷的在調整自己的心態去看待創業這件事,期許自己能夠更靈活的改變和應對。他說,很多時候我們會產生一個盲點,懼怕因為改變而付出的成本,怕犯錯,但不斷的去試錯,經過反覆的調整和思考後,每天的自己才能比昨天更進步一點。
同時是 SHOPLINE 的社群小編,喜歡在日常生活中走跳,希望能帶給大家創業中一小片閒暇的光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