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這個數位時代,資訊安全成為不可忽視的議題。尤其是社交工程攻擊,這類詐騙手法利用人們的心理弱點來獲取敏感資訊,對個人和企業都構成重大威脅。本文將深入探討社交工程攻擊的概念、常見手法及防範措施,幫助您有效抵禦這些威脅。

一、什麼是社交工程攻擊?

社交工程是一種常見的網絡攻擊手法。根據《維基百科》,社交工程是指在資訊安全方面,通過操縱人的心理,使其採取行動或洩露機密資訊。換句話說,駭客不直接侵入你的系統,而是利用心理學和人際技巧,誘騙你提供敏感資料或金錢。這種手法比直接攻擊系統漏洞更為普遍,因為系統往往比人心更難以攻克。

二、常見的社交工程詐騙手法:

  1. 偽裝身份:

攻擊者可能冒充您認識的人,利用時下流行的 AI 技術模仿聲紋或人像,假冒被攻擊者的家人、朋友甚至同事,試圖降低戒心,進行詐騙。

  1. 釣魚郵件:

這些郵件可能來自看似可信的公司、品牌或人,實際上是攻擊者發送的虛假郵件,誘導你揭示個人信息如密碼或信用卡號。常見手法包括偽裝商家、金融機構或企業郵件,誘使你點擊或輸入敏感資訊,甚至透過虛假獎勵通知或贈品,引誘你點擊危險連結或下載惡意軟體。

  1. 社交詐欺:

攻擊者在社交媒體上創建假帳戶,冒充你的朋友或家人,要求金錢或敏感信息。他們也可能偽裝成你熟悉的店家或組織機構,利用社群平台進行詐騙,甚至建立信任關係後進行感情騙局,要求匯款或金錢支持。

  1. 獵頭詐騙:

攻擊者假扮為專業獵頭,向求職者提供虛假的工作機會,要求提供個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證號碼、銀行帳戶等,以進行身份盜用或其他欺詐行為。

  1. 技術支援詐騙:

攻擊者冒充技術人員,聲稱你的電腦或帳號有問題,要求你提供遠程訪問或下載惡意軟件。他們可能假裝來自知名科技公司或服務提供商,以增加可信度。

三、如何判斷與應對社交工程手段?

  1. 收到 Email 或簡訊時保持警覺:

收到相關訊息皆先用「看」的,不要立即進行任何動作。來自未知或陌生網域的 Email 或無法確認寄件人的簡訊時,切勿點擊內含的連結、按鈕、附件或 QR code。可透過知名的資安檢測網站如 Norton Safe WebVirusTotal 確認其安全性。

  1. 面對緊急情況與威脅性訊息時:

實際查證並主動聯繫對方為首要任務。收到顯示緊急情況或威脅性訊息的信件或簡訊時,留意寄件者相關資訊是否正確,像是寄件人信箱拼寫、簽名檔資訊、Logo 圖像,另外,對方如果是台灣的公司,信件內容是否包含簡體字都可能是可以判斷的標準,也可查詢該公司或機關的官方聯絡資訊,主動致電詢問。

  1. 提高警覺接收引導性電話:

若接到試圖獲取個人資訊或請求下載檔案的電話,應保持高度警覺,不要輕易相信或採取行動。目前藉由電話引導進行個人相關資訊操作的情況,多為詐騙。

  1. 分開公司與私人接收訊息管道:

在公司上班時,請勿使用公務信箱接收私人信件,或訂閱非公務用途網站訊息。公務信箱僅用於公務範圍內,切勿轉寄公司內部資訊至私人信箱或儲存空間。

  1. 涉及機敏資料時保持警覺:

商場如戰場,若接收到同業親朋好友詢問公司機密資訊,或希望進行非業務合作上的拜訪、借用商店後台登入等情況,須保持警覺,避免談論相關資訊或提供憑證授權。

四、面對社交工程攻擊可以做哪些進一步防範措施?

  1. 定期培訓:

企業應定期培訓員工,提高他們對社交工程攻擊的認識和防範能力。員工應了解各種詐騙手法,並學會如何應對。

  1. 強化驗證流程:

採用雙重驗證(MFA)來增強帳戶安全性,減少被不法分子輕易入侵的風險。

  1. 實施網絡釣魚模擬測試:

企業可以進行定期的釣魚模擬測試,以檢測員工對釣魚攻擊的敏感度,並進行相應的改進。

  1. 提高技術防護:

部署先進的安全防護工具,如防火牆、入侵檢測系統(IDS)和防毒軟件,來保護企業的網絡安全。

五、結語

面對社交工程攻擊,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防護,更需要提高對這類詐騙手法的認識和警覺。企業和個人都應該持續學習和提升自身的防範能力,通過定期培訓和模擬測試來保持警覺。只有如此,我們才能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保護好自己的數據和財產安全。

你喜歡這篇文章嗎?

Average rating 5 / 5.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