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你是否和編輯一樣,在大學畢業前,經歷過「畢業專題」這門課,必須結合你在大學內四年所學的東西,提出一個創新的點子或想法,做資料的搜集、研究實行的方法,最終得出一個成果或是結論。

然而,在畢業之後,這項專題是否有延續下去,應用到你未來的生涯上;又或只是為了畢業而做,就此塵封在大學時期?

今天與我們在線上對談的,是「三小市集」的創辦人的宜倩。而「三小」這個名詞的由來,其實就是源自於她在大學時做過的畢業專題,原本只是一個老空間活化的思考,後來搭上了在地農產品的橋樑,逐漸發展成今天的農學「市集」。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,宜倩將小農品牌搬上電商檯面,一路辛苦耕耘的歷程。

插秧:畢業專題種下創業的幼苗

首先讓編輯最想問的,相信也是大家最好奇的,「三小」這個詞語究竟從何而來呢?

圖一、三小市集創辦人-宜倩
圖一、三小市集創辦人-宜倩

這個就要從宜倩念的大學-雲林科技大學,當初她讀的是創意生活設計系,在做畢業專題時和同學們發起了「三小棟計畫」,與當地雲林縣政府合作,要活化斗六舊民防管制中心的紅磚建築,由於老屋一共有三棟,因此也就有了三小棟之稱。

圖二、三小市集的緣起-三小棟老建築的活化

這三棟紅磚屋與防空洞,以前是警察們的辦公處,已經閒置長達 20 年之久,直到地方政府與學校合作,才開啟不一樣的契機。宜倩和同學們便開始思考,要如何這些舊有的老空間與在地產生連結,同時又要呈現出一個新的樣貌?

「許多人看到雲林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『農業』。」

當初在三小棟創辦市集,其實就是希望讓更多人能夠認識雲林,並且以在地最具特色的農業做切入。他們利用老空間舉辦小農市集,協助農產品銷售,也能讓地方的農友浮上檯面,有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。

眼看著畢業之際即將到來,這份為了畢業而生的計畫,難道就要這樣結束了嗎?

澆灌:用心維繫延續市集的力量

「如果我們能多做一點的話,就能延續成立市集的初衷了!」

在畢業之後,宜倩的組員們各奔東西,唯獨只有她自己一個人選擇留在雲林。在學校與政府的幫助之下,宜倩與在地的夥伴們成立了一間公司來延續三小市集的存活,不僅僅只是曇花一現的存在。同時,她也結合了雲林在地的農民精神,重新賦予了「三小」這個詞所代表的意義。

「小人物、小土地、小滿足」

圖三、三小市集集結農友們共享盛舉

往後,三小市集維持每個週末固定舉辦,連結雲林在地從事友善耕作的生產者和相關食品業者。宜倩希望可以用比較活潑、清新、年輕一點的形象,帶大家去認識不同的農友、產地以及食材等。她也跟我們坦承,以前會想要替農業盡一份心力,是因為常常看到新聞報導農民很可憐一直顯現弱勢的那一面,致使大眾會用同情的角度去買東西,但沒有新聞話題時,就不見得會持續購買。

「我希望在大家的心中建立信任感,願意長期支持農業生產者,不會因為颱風來或農作物暴跌才來買農產。」

在三小市集這個品牌誕生之餘,宜倩想要強調生產者與消費者其實是平等的關係。以前自己也對於農業生產很陌生,希望現在能讓更多人了解供需之間是需要合作的關係,如果可以長久維繫下去,農友們也會更願意投入友善耕種。

「在堅持友善耕作的路上,他們的理想需要被暸解、被認同。除了獲得更多的能量,他們也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堅定。」

茁壯:不同管道銷售思維的轉變

除了能夠推廣農友本身以及農產品外,宜倩也希望扮演一個平台的角色,把不同農友需求連結起來,成為他們之間溝通的橋樑。她觀察到,許多生產者都是自己一個人在耕作,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,會沒辦法同時兼顧耕種與銷售工作。但經由市集的整合之後可以統一對外承接訂單、串聯合適的對象以及一起拓展業務機會,紓解小農們的銷售壓力。

圖四、宜倩與農友們一同在田野中走跳

在這個過程當中,最讓宜倩感到棘手的,就是「商業化」。

「理念可以繼續講,但要把他化成商業模式,在理念與盈利兼具的情況下經營是很困難的。」

由於自己本身不是學商業出身,開公司就是一門大學問,每一個環節都變得非常現實。有時候公司面呈現出來的東西會和品牌理念有所差異,就得一直去調整服務的流程。

舉個例子來說。三小市集原先都是實際和消費者面對面,因此剛轉往線上電商發展時有點不知所措,不知道消費者的樣貌,買的人究竟是誰。有一次在出貨時,因為同一筆訂單牽涉到的商品溫層很多,宜倩就想幫客人省運費,把低溫和常溫的包在一起。

「下場就是,紙箱在送到的時候已經濕透了,客人打電話回來跟我們客訴。」

這也讓宜倩學到,線上的消費者並不只是在意商品的價格,而是東西的質感以及整個服務給人的體驗,與線下的銷售思維和邏輯必須有所改變。

飽穗:八個年頭創業歷程的收穫

回首三小市集從大學時期一路走到現在,宜倩自己覺得,雲林在地的農產品是支持她最重要的根源,就好比其他創業者一樣,你所販售的商品才是最重要的本質。

「如果要創立品牌的話,要先確定你的商品是什麼,不管是有形還無形的,等有了商品再去想創業這件事。」

宜倩也跟我們分享,創業的過程中,有時候會遇到可能想做的事情,但當你做下去的時候,會出現更多不想做的事情。然而,你不能說不做就不做,因此要去好好調適自己的心態,只要能夠讓品牌繼續走下去的每一步路都必須鞠躬盡瘁。

結語

對編輯自己來說,農業生產也是我相當不熟悉的一塊,平常頂多到市場或超市買幾樣簡單的菜,不曾了解過每一粒米、每一把葉菜背後種植的辛勞。等疫情再穩定一些後,編輯一定要來去雲林實地走訪一遍,去體驗那宜倩努力推動著的農友精神。若你還想要了解更多創業故事,歡迎參考我們的《創業人物誌》

你喜歡這篇文章嗎?

Average rating 5 / 5. 1